公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破解无人机行为,此类行为破坏禁飞区设置,威胁公共安全,属于违法犯罪。浙江陈某强破解200多台无人机获利十余万被查,山东张某玲、成都陈某平等也因类似操作落网。警方强调,无论出于炫技或牟利,任何绕开飞行限制的行为均触碰法律红线,技术应用不得逾越安全与法律边界。
最近公安部门对非法破解无人机的行为出手了,直接端掉了几个专门干这事的黑客团伙。这事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接关系到头顶上的安全。那些所谓的“技术破解”,其实就是在拿公共安全开玩笑,一旦无人机在不该飞的地方乱飞,后果不堪设想。
破解禁飞就是触碰法律红线
正规厂家生产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都内置了禁飞区和限高设置,这是为了保护机场、军事设施等敏感区域的安全。任何个人或组织提供解除这些限制的服务,本质上就是在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公安部已经明确表态,这类行为属于违法犯罪,不管你是出于炫耀技术还是为了赚钱,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浙江衢州的陈某强干了四年,破解了200多台无人机,赚了十多万,最后人被抓,设备全被收缴。这案例就说明,动歪脑筋,迟早要还。
各种花样的违法操作都逃不过打击
现在查到的案子,手法五花八门。有的像山东临沂的张某玲,直接用网上搞来的破解程序给人“黑飞”;有的更狡猾,像成都的陈某平,谎报无人机丢失,骗厂家换新机,然后把旧机的系统破解了卖钱。这些操作看似聪明,实则漏洞百出,最终都被警方顺藤摸瓜给揪了出来。这说明公安的侦查能力在不断提升,任何试图钻空子的行为都难逃法网。
别让技术成为扰乱秩序的工具
技术本身无罪,但怎么用就决定了性质。把无人机破解当成“炫技”或者“自由飞行”,完全无视了背后巨大的安全风险。当一架不受控的无人机出现在机场上空,导致航班延误,甚至可能引发碰撞,这个责任谁来负?公安的这次集中打击,不仅是对违法者的震慑,更是向社会传递一个信号:科技发展必须有边界,这个边界就是法律和公共安全。基本上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