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三机场”城市花落上海,南通新机场总投资500亿元,2035年目标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助力长三角机场群协同发展,但“黄牛”乱象亟待整治。
中国第一个“三机场”城市来了,“黄牛”报价已过万
中国迈向“三机场”城市新时代
近日,随着沪苏南通新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由中国上海机场集团持股51%、南通城建集团持股49%,标志着南通新机场(即上海第三机场)进入实质推进阶段。这意味着上海将成为中国首个拥有三座国际机场的城市,其航空枢纽能级跃居全球顶尖水平。
超级机场的宏伟蓝图
根据规划,南通新机场定位为最高等级的4F级机场,本期将建设两条远距离跑道和52万平方米的航站楼,规划近机位80个、远机位38个,总投资高达500亿元。其设计容量令人惊叹:近期目标年(2035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远期更将达到8000万人次,超过部分中西部省会机场的总和。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市,早已是中国的航空门户。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合计达1.24亿人次,位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但对于一座集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为一体的世界城市来说,商贸、旅行和中转需求仍在持续井喷,现有设施面临饱和风险。
为何选择南通?
上海第三机场的选址,曾引发长三角多座城市的激烈竞逐。苏州、南通、嘉兴都表现出强烈意愿,最终花落南通,让多年呼吁“苏州要有机场”的人们再次失望。
南通的优势在于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与苏州相比,南通空域条件更好,飞行矛盾较小;选址通州区二甲镇,距离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均约100公里,既能有效承接溢出需求,又避免了过度竞争;南通位于长江北岸,是连接上海与苏北、苏中地区的重要跳板。
而苏州的落选,主要受制于两大因素:江苏发改委曾明确表示,苏州周边军民用机场密集,空域资源紧张,军民航飞行矛盾较大;苏州周边100公里内,已有上海浦东、上海虹桥、无锡硕放三大千万级机场,加上即将建设的南通新机场,苏州地区航空服务已相当密集。
长三角机场群协同发展
南通新机场只是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有28座机场,密度全国最高。
最近,浙江丽水机场正式通航;嘉兴南湖机场、安徽亳州机场、蚌埠机场也预计在近期通航。届时,长三角机场总量将增至32座,覆盖80%以上的地级市。
这些机场中,有8座是千万级机场,在全国41座千万级机场中占比近20%。上海浦东、上海虹桥、杭州萧山三大机场更是跻身全国前十。
机场“黄牛”乱象何时休?
与航空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形成对比的是,机场周边的交通乱象仍亟待整治。近日,有旅客反映杭州萧山机场“几乎十步一黄牛”,走出机场抵达口后,就被多名“黄牛”不停询问“去哪里”要不要打车。
调查发现,萧山机场交通中心B2、B3层是黄牛、黑车乱象的重灾区。有些司机在看到乘客会公然摇下车窗吆喝。有的乘客在一两个小时路程中,会被多个“承包商”买下辗转两三辆车、层层“倒手”。有黑车司机称,人勤快点的,一天能赚两三千,有人一年赚了五六十万。
记者深夜11点在萧山机场亲测从萧山机场前往义乌,网约车平台打车费用约459元,司机电话告知还需支付150元的来回高速费,总价约为600元。但在黄牛带领下拼车乘坐黑车仅需100元/人,单人的话,就能省去500元差价。
演唱会“黄牛”报价过万
不仅是交通领域,“黄牛”经济也渗透到了文化娱乐产业。8月27日上午,易烊千玺2025“礐嶨”巡回演唱会成都站两场同时开票,票价分为480元至1880元共六个档位,开票即全部售罄。
开票前,部分交易平台显示易烊千玺成都站“代拍”价格在100元-300元不等。抢中门票后“代拍”会立即联络购票人,在规定时间内付款。易烊千玺成都站开售秒空后,大量“黄牛”涌入平台。有黄牛报价1880元档位为1.45万元,1480档位为1.25万元,通过“录信息”方式购票。
上海站官宣后,大麦售票平台“想看”人数达到457.6万,刷新大麦纪录。更以超95%的外地观众占比、1.1万名观众到场的规模,强势拉动上海暑期文旅消费。成都站开票前,“想看”人数突破230万。
新格局下的机遇与挑战
机场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鄂州花湖机场就是一个生动例证——这座全球第四个、亚洲唯一的专业货运枢纽机场,让鄂州这座曾以钢铁为支柱的城市实现了华丽转型。
南通新机场同样被寄予厚望。它不仅是交通工程,更是区域经济的新动力源。通过“轨道上的机场”规划(依托北沿江高铁、沪苏通铁路等),南通将实现与上海、苏南的快速联通,从而带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流动,重塑区域经济格局。
然而,在一片建设热潮中,也需要冷静思考。全国263个机场中,盈利的不足三成。一些机场如遵义新舟机场,因产业空心化,旅客量长期徘徊在设计容量的一半以下。
机场建设需要前瞻考量三个关键问题:是否存在不可替代的区位功能?是否具备特色产业支撑?能否与区域规划形成协同?南通新机场在这三方面显然具有优势,它是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并有强大的区域产业支撑。
结语: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发展”
上海第三机场的落地,不仅是一座城市的胜利,更是一种新发展理念的彰显: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发展”,从“斤斤计较”到“合作共赢”。当上海与南通跨越长江天堑携手共建,当“轨道上的机场”连通长三角的每个角落,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群正在书写一篇区域协同发展的宏大叙事。
与此同时,如何治理机场周边“黄牛”乱象,规范交通秩序和文化市场,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成为摆在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这不仅关系到城市形象,更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