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 命令打包文件时,常常会保留原有的目录结构,这有时并不方便。比如,你需要把多个文件夹里的文件整合到一个压缩包里,但又不想在解压后看到冗余的目录层级。这时,就需要用到 tar 命令的一些技巧,让它只打包文件,而不保留目录结构。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需要将多个项目中分散的配置文件整合到一个备份文件中。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配置文件目录,如果直接用 tar -cvf backup.tar * 命令,解压后会看到项目目录的层层嵌套,查找配置文件非常麻烦。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使用 -T 选项,配合一个包含所有目标文件的文件列表。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
创建文件列表: 我习惯使用 find 命令来生成文件列表。假设你需要打包 /path/to/project1/config.ini、/path/to/project2/settings.conf 和 /path/to/project3/database.xml 这三个文件,可以执行如下命令:
find /path/to/project1 /path/to/project2 /path/to/project3 -name "*.ini" -o -name "*.conf" -o -name "*.xml" > filelist.txt
登录后复制
这个命令会查找指定目录下的 .ini、.conf 和 .xml 文件,并将它们的文件路径写入 filelist.txt 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find 命令的路径要准确无误,否则可能导致文件丢失或打包错误。 我曾经因为路径写错,导致重要的配置文件没有被备份,差点造成生产事故。
-
使用 -T 选项打包: 有了文件列表,就可以使用 tar 命令进行打包了:
tar -cvf backup.tar -T filelist.txt
登录后复制
-T filelist.txt 选项告诉 tar 命令从 filelist.txt 文件中读取文件列表,从而只打包列出的文件,而不保留它们的目录结构。 解压后,你将会看到所有文件都位于同一目录下,方便管理和查找。
- 处理特殊情况: 如果你的文件路径中包含空格或特殊字符,建议使用 find 命令的 -print0 选项和 xargs -0 命令来处理,避免出现错误。 这部分比较复杂,需要对 shell 命令有一定的了解。 我建议初学者先从简单的例子开始,等掌握了基础后再深入学习这部分内容。
总而言之,利用 find 命令生成文件列表,再结合 tar 命令的 -T 选项,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打包时保留不必要的目录结构,提高工作效率。 记住仔细检查路径和文件列表,避免因为小错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路由网(www.lu-you.com)您可以查阅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