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操作系统自诞生以来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尽管苹果的操作系统比微软的操作系统更早推出,但由于产品定位和市场导向问题,苹果始终与普通大众保持较远的距离。windows之所以能够大范围普及,总体来说是在正确的时间采取了正确的行动,这与互联网时代之前流行的“飞猪理论”不谋而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事情会变得更加顺利。当然,这也离不开两个关键因素:首先是技术能力,尽管windows操作系统自诞生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尤其是因为频繁的技术漏洞导致黑客的大规模攻击,每次重新安装系统都需要升级一堆漏洞,但不可否认其软件框架和应用性能表现得相当出色。虽然在产品设计上有抄袭苹果的嫌疑,但windows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能力仍是屈指可数的,这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操作系统;其次是营销能力,许多人认为盖茨最大的优势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营销策略,特别是在版权方面几乎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使得windows操作系统在全球桌面系统市场占据了95%的份额。对于个人用户来说,windows几乎是免费使用的,但对于有影响力的公司,只要不使用正版操作系统,微软就会提起诉讼,这正是营销中的“养鱼策略”。
个人用户只需在网上搜索一个注册码就能使用,几乎不需要复杂的破解指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微软采用技术手段进行升级,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微软始终没有这样做。一个生态系统的建立过程,用户使用你的产品就足够了,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地“薅羊毛”,营销上都讲究策略。如今,收费软件的推广非常艰难且小众,国内大环境更倾向于免费策略,一线互联网大公司的产品基本都采用免费使用,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增加收入。谷歌公司在安卓系统上的成功也得益于免费策略,至少在国内,任何东西一旦开始收费,其性质会立即发生变化。之前360有一句非常流行的口号:“羊毛出在猪身上”,直接使用者并不直接付费,而是通过广告主来承担费用。总体来说,免费模式更有利于推广,谷歌的安卓系统一直采用免费模式,反而让谷歌公司越做越强大,影响力越来越大。
免费模式在开源社区表现得最为直接,代码可以被任何人获取,用户只需遵循一定的规则即可用于商业目的,看似一切都是透明的,但却赢得了人心。也没有看到哪家公司通过研究透安卓的代码对谷歌公司造成多少影响。如今,大公司玩的不仅仅是技术,更关键的是生态链,形成一种生态体系,构建强大的护城河,逐渐成为某个领域的霸主。
Windows操作系统已经构建了相当长时间的护城河,更重要的是其用户体验和行为已经深入人心,很难有新的竞争对手出现。尽管Linux近来有所动静,但与Windows在PC端的差距仍然很大。Linux主要定位在服务器端,与Windows在PC端争夺市场无异于天方夜谭。微软公司最近的策略也在极力迎合开源理念,收购GitHub并开源许多经典软件代码,都是在顺应时代的潮流,结果在股市上也重现了往日的雄风,实力摆在那里。
因此,总体来看,微软的操作系统在国内很容易被破解,这与当前互联网的免费理念不谋而合,只不过使用的方式有所不同和差异。如今,互联网上许多收费方式采用VIP模式。尽管方式不同,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相信微软的这种方式还会继续持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有新的操作系统能够与Windows一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