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命令可查看Linux系统进程,ps aux侧重资源占用,ps -ef强调进程关系,配合grep可筛选特定进程,结合top、htop、pstree等工具可实现全面监控。
在Linux系统里,想知道后台到底跑着些什么?
命令就是你的老朋友,它能瞬间帮你拍下当前系统里所有进程的一张快照。这就像给系统做个X光,让你一眼看穿那些正在运行的程序和它们的状态。
要查看系统进程,最直接也最常用的方式就是
命令。 简单敲个 ,你会看到当前终端会话下运行的进程。但这通常不够用,因为它只显示你当前shell相关的进程。 想要看到系统里几乎所有进程的详细信息,我个人最常用的是 或者 。 会列出所有用户(a)、所有终端(x)上的进程,并显示详细信息,包括CPU占用、内存占用、启动命令等等。 则使用标准语法,同样能列出所有进程,并显示用户ID、进程ID、父进程ID等。 这些输出通常包含以下关键信息:
- USER/UID: 哪个用户启动的进程。
- PID: 进程的唯一标识符。
- %CPU: 进程占用的CPU百分比。
- %MEM: 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百分比。
- VSZ: 虚拟内存大小。
- RSS: 实际物理内存大小。
- TTY: 进程关联的终端。
- STAT: 进程状态(如R为运行,S为睡眠,Z为僵尸进程)。
- START: 进程启动时间。
- TIME: 进程运行的总CPU时间。
- COMMAND: 启动进程的完整命令。 比如,你可能会看到类似这样的输出片段:
这其实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直观的系统运行状况概览。
和 有什么区别?理解这两个常用命令的输出。
在我日常排查问题时,
和 是我用得最多的两个变体,但它们之间确实存在一些细微但重要的差异。 使用的是BSD风格的选项。这里的 代表显示所有用户的进程, 表示以用户为中心格式显示, 则表示显示没有控制终端的进程。它的输出通常更侧重于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比如 、 这些字段会非常显眼。这种格式对我来说,在快速判断哪些进程是资源消耗大户时特别方便。 而 则遵循System V风格的选项。 意味着显示所有进程, 则是以“完整”格式显示。它的输出会包含 (用户ID)、(进程ID)、(父进程ID)等,更强调进程之间的层级关系和身份信息。当你需要追踪一个进程是由哪个父进程启动的,或者想确认某个特定用户运行了哪些程序时, 的信息会更直观。 简单来说, 偏重资源占用和状态, 偏重进程关系和身份。两者都能提供全面的进程列表,但在特定场景下,选择其中一个会让你更快地找到想要的信息。我个人习惯是先用 看个大概,如果需要深挖进程树,再切换到 。
如何查找特定进程或根据条件筛选进程?
系统里进程那么多,光是
刷屏都够呛,所以学会筛选是关键。最常见的做法就是配合 命令。 比如说,我想看看有没有Nginx进程在跑,我就会这么敲:
这里
是管道符,它把 的输出作为 的输入。 就会从这些输出中找出所有包含 “nginx” 字符串的行。 需要注意的是, 本身也会作为一个进程被列出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可以稍微调整一下 的模式,比如:
这样
进程自身的命令行 就不会匹配到 ,从而过滤掉 自身。 如果你知道进程的名称,但又不想看到 自身, 命令会更优雅。比如,要查找所有 进程的PID:
这直接返回PID,非常简洁。 有时候,我还会结合
或者 进行更复杂的文本处理,比如只提取特定列的信息,或者根据CPU/内存使用率进行排序。但对于日常查找, 组合已经足够强大了。
除了ps,还有哪些工具可以监控Linux进程?
虽然
是查看进程快照的利器,但它毕竟是“静态”的。如果我想实时监控进程的动态变化,比如哪个进程突然吃满了CPU,或者内存泄漏了,那就需要一些“动态”工具了。 最常用的就是 命令。 敲下 ,你会看到一个不断刷新的界面,实时显示CPU、内存的使用情况,以及按CPU占用率排序的进程列表。它能让你迅速定位到那些“捣乱”的进程。你可以在 界面里通过按键(比如 按内存排序, 按CPU排序, 杀死进程)进行交互操作,非常方便。 不过, 的界面有时候对我这种喜欢图形化一点的人来说,略显朴素。这时候, 就是个非常棒的替代品。 是 的一个增强版,提供了更友好的交互界面,彩色显示,而且可以直接用鼠标操作。它能更直观地显示进程树,让你一眼看出进程间的父子关系。安装 通常很简单,比如在Debian/Ubuntu上就是 。 除了这些,如果你想看进程的树状结构, 命令会非常直观,它能把所有进程以树形结构展示出来,让你清楚地看到哪个进程是哪个进程的子进程。这对于理解服务启动顺序或者排查僵尸进程的来源很有帮助。 这些工具各有侧重, 是基础,/ 是实时监控的利器, 则专注于进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的需求,我会在它们之间灵活切换。